綦江惠耳助听器与您分享:(高德、百度地图搜索綦江惠耳可查)
轻度听力损失是儿童听力损失中最常见也是最容易引发热议的,很多宝妈宝爸们在后台给我们留言,宝宝听力损失很轻,在犹豫要不要干预,选择不干预的话又不敢冒着孩子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上和正常孩子有差距的风险, “ 听力 就比正常人稍微差一点,影响不大”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本期小耳朵日记本将通过 临床真实案例和 来自美国辛辛那提大学David R. Moore教授发表在《Ear and Hearing》一篇文献的研究结果,带大家了解轻度听力损失是否需要干预,怎么干预以及不干预又有什么影响。
**案例分享 轻度听力损失干预
果果,13岁,听力下降5年以上,初中压力大,上课听不清,学习跟不上,于是家长决定尽快给孩子进行听力干预,能够改善上课以及远距离听不清楚的情况,下面是果果的检查结果。
**听力检查
01
宽频声导抗
双耳A型
02
耳声发射
双耳未通过
03
声反射(镫骨肌反射)
04
CAEP(听觉皮层诱发电位)
05
纯音测听
平均听阈: 左耳35dBHL 右耳36.25dBHL
06
言语评估
听力诊断
双耳轻-中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干预方案
为果果这样中高频轻度听损的孩子选配和调试助听器时,提升言语清晰度是关键,同时要注意堵耳效应和不舒适阈,建议 双耳 选配具备 言语增强 、 多通道MPO控制 、 堵耳效应管理等功能的RIC助听器 。
果果戴上助听器真耳分析调试助听器参数后进行助听器助听后评估如下,补偿效果非常好,极大满足了果果的聆听需求,同时建议初次佩戴一个月后复查。
助听器补偿后平均听阈:
左耳25dBHL 右耳26.25dBHL
同一强度言语识别率提升 75%!
案例分析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以听力损失较轻的一耳为准,如果其听力损失≥30 dB HL,则大体上存在语言障碍,这是一种“ 致残 程度的听力损失”,即轻度听力损失。
儿童轻度听力损失的干预是最容易引发热议的,需要证实“听力就比正常人稍微差一点,影响不大”这句话的真实性,轻度听力损失对孩子的生活真的没什么影响吗?美国辛辛那提大学David R. Moore教授的研究团队已给出了答案。
《儿童轻微和轻度听力损失:与听觉感知、认知和沟通间关系》
文献信息:Minimal and Mild Hearing Loss in Children: Association with Auditory Perception,Cognition,and Communication Problems(Moore et al., 2020)
David R. Moore教授研究团队对1638名主流学校的学龄儿童进行了听力测试和认知测试。这些儿童中包含听力正常、轻微听力损失和轻度听力损失。
听力测试包括:纯音测听,滤波器宽度,时间包络,噪声中的言语感知。
认知测试包括:IQ,注意力,文字记忆,语言接收,阅读测试。
收集监护人对儿童的沟通和听力能力的评估。
研究发现,6~11岁轻度听力损失儿童均与正常儿童的 听觉感知功能 和 认知功能有差距 ,并且 听力损失越大 , 差距越大 , 特别是噪声中的言语感知和认知表现 。并且轻度听力损失的儿童在 工作记忆(数字广度) 上也会 受到损害 。患有“ 高频”轻度听力损失 的儿童在 学业 和 社交 方面的表现均较同龄人 差 。 所以轻度听损“影响不大”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对于轻度听力损失的儿童(平均听阈 30~40 dB HL),有力的证据表明 正确安装和经常使用的助听器对沟通和教育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详情:McCreery等人,2015;Moeller&Tomblin,2015 a;Tomblin等,等人,2015年)。
对于 学语期 的儿童来说,他们的语言认知尚不成熟,无法选择自己要听的声音,这时候,应该尽可能让其听到全部的声音, 保证充分和全面的语言输入 ,从而 发展正常的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儿童轻中度听力损失一定要佩戴助听器,否则,容易出现开口晚、注意力不集中等行为表现。
对于轻中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孩子进行听力干预,要充分考虑到孩子 在噪声环境下的聆听障碍 , 安静环境下对细微小声的要求 ,以及由 堵耳效应引起的不舒适 。
像果果这样轻度听力损失 尤其低频较好 的孩子,选配普通定制式助听器时堵耳效应尤为明显,常常会因为堵耳效应严重而影响助听器佩戴效果,严重者甚至无法接受助听器,所以 首选RIC或者超小型助听器 ,RIC助听器舒适度佳,可以减小堵耳效应。超小型耳道式助听器因为体型较小而可佩戴至耳道第二弯处,这两款助听器相较于普通耳道式助听器可大大降低堵耳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