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耳助听器綦江电力街店与您分享:(高德、百度地图搜索惠耳助听器綦江电力街店可查)
向年轻人询问对另一半要求的时候,大多会说:
我没有什么要求,合适就行。 听多了就会发现,没有要求是最高的要求。 一直没有另一半的,都是“没有要求”的。
所以当一个听损用户跟你说“我只要听到就行”, 一定要明白这个问题不那么好解决。 一是“听到”这个词每个人定义不一样, 二是听力问题也没有那么好解决。 今天店里来了一个用户,多年听损,双耳重度听力损失,言语分辨率下降,孙女给他买过很多模拟机,因为噪音太大都扔了,今天给他试听数字式助听器,虽然听我说话还是听得不好,但是听孙女讲方言基本都能听清,自己反应这个机器没有噪音,戴上跟以前那些机器不一样,也没有任何不适,效果很好。叔叔满脸都是重获新“声”的开心笑容。
毫无疑问,模拟机是能听到的,只是有噪音,言语声不清晰,戴上效果不好,还不舒服。
所以,即使是要求不高的老人,也不仅仅只是“听到”而已。 事实上, 听力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听力下降是个既渐进又复杂的过程。每位听损者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有的人高频听力受损严重,电话铃声、鸟鸣声对他们来说可能就像微弱的“悄悄话”,很难清晰捕捉;而有的人低频听力出现问题,男性低沉的说话声对他们而言,就仿佛隔着一堵墙,听不真切。
不仅如此, 听觉系统的衰退,还体现在声音处理能力的降低上。即便他们听到了声音,但大脑在解析和理解这些声音时,速度会变慢,理解不过来,所以很多人会说“我听到了声音,但是听不清楚”。
所以, “能听见”三个字背后,其实有着相当复杂的听障现状,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助听器效果也不一样。
而且, 每个人对于“效果”的理解也不一样,就好像小马过河,同样的河水,牛觉得浅,松鼠觉得深,小马觉得不深不浅。 所以,以后再听到听损者说“要求不高,能听见就行”时,我们(家人和验配师)也得明白,解决听力问题不是那么简单,一定要根据他的听力情况和生活、 工作需要,给出合理的建议,选配适合的助听器,帮他听得更好,生活更轻松。 如果碰到效果确实不好的听损者,一定要告诉他原因,建议他及早选配,坚持佩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