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302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綦江北渡,不仅仅是一个地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楼主
发表于 2022-4-21 09:27: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重庆
北渡,不仅仅是一个地名

綦江北渡鱼


北渡老场上的干面加工作坊


位于綦江北部的北渡场,是一个因码头而兴、因码头而衰的老乡场。北渡场历史悠久,早在明代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就是北渡里的里治所在地。北渡码头是清代“綦岸”的重要码头。在中国地图上,北渡是一个很小的地名,但今日北渡,除了地名,还有鱼化石、美食、桥梁、产业园……


(上篇)

北渡码头与北渡场

北渡场以渡口而得名,距綦江城区约8公里。


4月18日,天空晴朗,记者自驾来到北渡老乡场时,住在场尾的姜北林夫妇正忙着收整、包装干面条,陆续到来的消费者在家门口排起了队。姜北林说,他家的干面加工作坊已经在北渡场上开办40多年了,从18岁开始做面,一辈子就只做了这件事。由于他家的面是纯手工制作,绿色无污染,消费者大都慕名而来。


“北渡码头历史悠久,以前没有火车、汽车的时候,綦江河上的运输非常繁忙,到了傍晚,码头的船一艘紧挨一艘,要停几百米远。”姜北林说,綦江河沿途码头多,但北渡码头比其它码头要热闹。北渡码头是綦江的第一个码头,更是一个货物转运站,从江津江口至北渡可以通行10吨大船,从北渡往上只能通行5吨左右的船,而物资转运就需要人力,因此,往来的纤夫和常年聚集在北渡码头的搬运工非常多。他们来这里做工,带动了北渡场经济的繁荣。


码头有货物,就有纤夫和搬运,有人的地方就少不了茶馆、酒馆、饭店、旅馆。北渡场不大,但人来人往非常热闹。街两边的居民都是外地来做生意的,以居带商,为码头上干活的人提供衣食住行,茶馆、酒馆大都是通宵营业。


逢场天,方圆几十里的人都要来北渡赶场,街上人挤人,因为来往的商人多,北渡场上的农副产品都好卖,而且价格比其它场上的要贵。

上世纪40年代210国道通车,60年代川黔铁路贯通,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的发展,綦江河水运逐渐淡出,北渡码头的过往船只越来越少,直到消失。


姜北林是在北渡场上出生长大的,亲历过北渡场的繁荣,也看到了北渡场的萧条。如今,他的“北渡干面”成了北渡老街的标志。


北渡老场的变迁

“北渡场的萧条起源于一场大火。”姜北林介绍说,70多年前,北渡场发生过一场火灾。那场灾难,烧毁了百多米街道。姜北林指着河边那个棵高大的黄葛树说,以前那边全是街道,北渡场上最大的餐馆、百货铺和戏楼都被烧毁了。


“以前北渡街上的建筑都是木料做的板壁房子,烧起来就不好扑灭,只有眼睁睁地看着一间间房屋被大火烧掉。”姜北林说,现在北渡街上这些房屋,都是火灾后重新修建的。重建的房屋没有以前的整齐,整体上失去了以前老街的样子。受灾最严重的那段街就再也没有建了。“那棵高大的黄葛树下以前是一个广场,逢年过节就要在这里耍龙灯。”


河上往来船只少了,纤夫和搬运工也不来了,北渡码头很快就清静了。现在北渡码头只留下河边这十多级台阶和两棵坚守在码头的黄葛树。


北渡老场现存的老街还有80多米长,青石板街面,木质穿斗结构平房和现代建筑的砖瓦房、小楼房交织在一起。走在老街就有一种时空穿越感,房屋上的红色洪水警戒线表明,北渡老街水灾严重。红色警戒线的地方就是曾经被洪水淹过。


北渡老场背靠江綦(江津至綦江)公路,居于綦江河边,房屋邻水而建,甚至是临河吊脚楼,处于不稳定的斜坡上。每年綦江河涨洪水码头和部分街面都会被淹没,很容易造成地质灾害。因而,很多居民都陆续搬到别处居住了,留下少数几家人居住。目前街上还有一家小百货商店,两家茶馆。还有就是姜北林的干面生产坊。


昔日繁华码头已成为当地老年人记忆深处的往事。


北渡鱼脍炙人心

北渡码头消失了,北渡老乡场的过往留在了时光记忆里。但是因北渡码头而生的綦江北渡鱼,却在时光流逝中成了脍炙人心的江湖美食。

说起北渡鱼,姜北林津津乐道。关于北渡鱼的起源有多种传说,姜北林说,不管是哪种传说,万变不离其宗。北渡鱼就是北渡河的鱼(北渡河就是綦江流经北渡这段),北渡河里的鱼多,两岸的村民包括北渡场上的人,就会在河上撒网捕鱼,北渡这一带的渔业也是比较发达的。要说是谁创造了北渡鱼这种吃法,那肯定是在码头上干活的人,下体力活的人对饮食都不太讲究,他们追求的是简单快速、价廉实惠的生活。


将活蹦乱跳的鱼打甲去鳞后,砍成砣砣,把豆瓣酱、姜、蒜、花椒、干海椒一起放在油锅里炒香,再掺水熬汤,然后将鱼倒入锅里煮熟,装入大盆里。如果口味大,还可以大把撒辣椒,加花椒、加大蒜之类的佐料。鱼吃完后再加素菜、豆腐煮起吃,也有将鱼、小菜等一锅煮的。一句话只要是你想吃的,你都可以和鱼一起煮着吃。关键是麻辣味要够足。在河上干活的人,湿气重,辣椒除湿,码头工人都喜欢。味道好的菜就下饭,在码头上干的都是体力活儿,工人一顿要吃两三碗饭。这种快速方便实惠的麻辣鱼肯定会受人欢迎。


北渡鱼的起源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四十年代。应该说那个年代是北渡码头最繁荣,北渡场经济最红火的时候。


川黔公路建设中有人在路边开馆专做北渡鱼,再后来,有人把北渡鱼馆开到了镇上,开到了綦江城。久而久之,北渡鱼就成了一个品牌菜。发展到现在,北渡鱼有了“一鱼三吃”,即:麻辣鱼、酸菜鱼、番茄鱼三种口味。三种烹制方法和配料各不相同,不同的口味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营养爽口,便宜实惠,带有浓郁江湖风味的北渡鱼,2004年还被评为“中国名菜”,列入了《国家菜谱》。


现在,北渡鱼成了綦江美食的代言,说到北渡鱼,渝黔两地的人知道在綦江。说到綦江美食,食客们就会脱口而出:北渡鱼!

(未完待续)

文图/记者 张学成

来源:重庆綦江网

https://www.cqqjnews.cn/qijiang_Department/Department51/2022-04/21/content_4545653.htm


(2楼)沙发

发表于 2022-4-21 09:28: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3楼)板凳
发表于 2022-4-21 10:23: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4楼)地板

发表于 2022-4-21 10:50:56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5楼

发表于 2022-4-21 10:59:31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中国
肚皮上摸石灰~北渡
6楼

发表于 2022-4-21 12:21:21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是的,还有那几根大烟囱。
7楼

发表于 2022-4-21 15:48:02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武汉 湖北武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綦江在线免责声明:
1.本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和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2.请尊重网络道德,不发表污言秽语,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个人隐私。
3.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民事和刑事责任。
4.请遵守论坛规则和版规,不进行刷屏、重复发帖、恶意顶贴、恶意灌水等行为,若有违反,有权予以删除。
5.严禁对本站复制和建立镜像,转载本站原创内容需获得本网站授权,同时需注明出自“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
QQ|联系我们|綦江在线 ( 24小时举报:13002367666 邮箱:2433943356@qq.com 渝ICP备14004530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85883000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007号)

GMT+8, 2025-5-9 18:18 , Processed in 0.11992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AI 画廊

© 2008-2023 qj023.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