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9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綦江话的“土”味何在?(之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楼主
发表于 1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中国
      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綦江(或江津)人,在他们的童年记忆中,一定少不了带儿化音的“办家家酒”一词。在綦江话中,“家家酒”读作 gāgājier,而非普通话的 jiājiājiǔ。又如“咸”字,綦江话读作 han(接近“含”音),而不是 xián(“闲”音)。再比如普通话中的“咬”(yǎo)和“袄”(ǎo),在綦江话中均读作 ao(其中为国际音标, 表示古汉语入声,该声调在现代普通话中已消失)。为探究綦江话究竟“土”在何处,笔者花费十天进行思考、学习与研究,现将要点简述如下。

       一、綦江话的几个语音特点

      (一)特殊的后鼻音声母 []

       綦江话里有一个后鼻音声母 [],这个声母在普通话里已经没有了,所以这里用国际音标来标记。这个声母在綦江话里,常常出现在普通话中没有声母(或声母是 w、y)的音节前。比如:
       1. 普通话的“安、按、岸、暗”等字,綦江话读 an(这里先不管声调,下同),而不是 an;“昂、肮”读 a,而不是 a。特别要提的是,“昂”在綦江话里除了表示“仰头、情绪高”,还可以形容声音响亮,比如:“鸡呀子(就是蝉)的声音太昂了”(整句读作“鸡 a 子的声音太 a 了”)。
      2. 普通话读 AI 的字,比如“挨、哀、矮、爱、碍”等,在綦江话里几乎都读 ai。
      3. 普通话的“恩、摁”读 n( 是国际音标),不是 n;“**”“恶毒”读 o ba、odu,而不是 èbà、èdú。但“啊”“阿”这类 a 拼音的字,不加  声母。
      4. 普通话的“我”(wǒ)、“沃”(wò)在綦江话里分别读入声和平声的 o;“物”“屋”读 wo,但“五、无、吴、武”等字仍读 wu。
      5. 普通话的“压”(yā)在綦江话里读 a,比如“车压(a)过去了”;“咬”(yǎo)读 ao(入声);“硬”(yìng)读 (二声)。

      (二)平翘不分与鼻边不分
       普通话的翘舌音(zh、ch、sh)字,在綦江话里大多读成平舌音(z、c、s)。比如:
      中(zhōng)读成宗(zōng),主(zhǔ)读成祖(zǔ)。
      吃(chī)读成 ce,车(chē)也读 ce(平舌音)。
      是(shì)读成四(sì,二声),山(shān)读成 sān。
      另外,声母 n 和 l 在綦江话里常常混用,不过大多数人习惯读成边音 l。比如:
       “那年”和“拉链”里的“年”和“链”都可能读成 lian。
      “你想”可能说成“理想”。

     (三)綦江话几乎没有三声
       明道老朽随机选了30 个读第三声的常用字(列举如下):
       我、你、好、小、老、酒、九、有、水、雨、语、许、海、美、体、手、里、点、可、也、打、比、起、走、喜、理、己、火、马、彩。
       在这30字里面,除了“雨、语、许、里、比、喜、理”这几个字,其他字在綦江话里都读入声(或接近普通话的四声)。而那几个例外的字,在綦江话里也不是三声,更接近一声或二声。

     (四)韵母的系统性变化
      1. 在声母 g、k、h 后面,普通话的 e 常常变成 uo 或 o。比如:
      各(gè)、割(gē)→ guo;但“哥”“歌”读 gu( 是国际音标)。
      课(kè)、可(kě)→ kò;和(hé)→ hó。
      2. uo 变成 ue。比如:
      国(guó)→ gué(注意声调也变了)。
      或(huò)→ hué。
      3. 读mo的“墨、默、陌、脉”等字,綦江话读 me(这个 e 是国际音标 e,而不是汉语拼音的 e)。

              (未完待续)








(2楼)沙发

发表于 1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3楼)板凳

1

发表于 1 小时前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西安 陕西西安
打工找事做,叫找活路。所以以后别说老板是吸血鬼资本家了,这叫给了你一条活路,这叫大善人
(4楼)地板

 楼主| 发表于 1 小时前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中国
缱绻三生三世 发表于 2025-11-26 09:27
打工找事做,叫找活路。所以以后别说老板是吸血鬼资本家了,这叫给了你一条活路,这叫大善人

这解释在理
5楼

 楼主| 发表于 1 小时前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中国
欢迎在线网友批评指正
6楼

 楼主| 发表于 1 小时前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中国
       綦江话的土味何在?(之一)续

    (五)古汉语入声的保留
      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后来北方话逐渐演变成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慢慢消失,被并入其他三个声调中。不过,入声发音短促、带有塞音韵尾 [-p]、[-t]、[-k] 的特点,在粤语、吴语、闽南语等南方方言里还保留着。
       四川盆地内七十年代前出生的居民,多数都是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的后裔(其中不少湖南人又来自江西)。抗战时期,四川成为大后方,重庆作为战时陪都,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官员和文人,各地的方言在此交融,使四川话既有北方官话的基底,又具有江南语音的韵味。
       綦江(或江津)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与贵州桐梓、习水接壤,因此綦江话相比“重庆官话”保留了更多的古入声痕迹。
       明道筛选了当今常用的100 个古入声字,一字一字地辨别这些字的綦江话口音,从中选出与普通话读音差异较大的30余字。这些字在綦江口语里虽然已经没有了 [-p]、[-t]、[-k] 韵尾,但仍然保留着入声短促的特点。下面按韵尾不同分类列举如下。
      1. 原来带 [-k] 韵尾的有 23 个字:
一 (yī) → ye               百 (bǎi)、白 (bái) → be
学 (xué) → xuo            国 (guó) → go或gu
六 (liù) → lu(陆,入声)    竹 (zhú) → zo
出 (chū) → chu            直 (zhí) → zhe
木 (mù)、目 (mù) → mo     角 (jiǎo) → gu
觉 (jué)、局 (jú) → ju       屋 (wū) → wo
独 (dú) → du              菊 (jú) → ju
绿 (lǜ) → luo               曲 (qǔ) → qu
药 (yào) → yo              麦 (mài) → me
福 (fú) → fo                熟 (shú) → su 或 shu
     2. 原来带 [-t] 韵尾的有:
日 (rì) → 热                不 (bù) → bo
实 (shí)、室 (shì) → se       物 (wù) → wo
骨 (gǔ) → gu               忽 (hū) → huo
      3. 原来带 [-p] 韵尾的有:
入 (rù) → ro                 合 (hé) → hu
业 (yè) → ie                压 (yā) → a
      说明:上面这些字綦江话读音都短促有力,有点像普通话的去声,但听起来还是不一样,这点很难用文字说清,最好实际听一下。 拼音里的 o,实际发音更接近国际音标 [] 或 []。
     (六)綦江话的儿化音特点
北京话里儿化音特别多。八十年代笔者出差第一次去北京乘公交车的时候,发现售票员报站的儿化音多得数不胜数,而且语速飞快,除了“门儿西园儿”能猜出是“木樨园”外,其他不熟悉的小站名完全听不懂。相比之下,綦江话的儿化音没那么多,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1、儿化词的范围和普通话不同:普通话里很多单音节名词都可以儿化,綦江话里只有“梨儿、杏儿、女儿、双儿(双胞胎)、兔儿、*(hēr,指‘一会儿’)、旋儿、毽儿”等少数词儿化。像“筐、球、歌、叶、词”这些词在綦江话里不儿化。
       2、一些双音节词必须儿化,比如“豆芽儿、肉丁儿、松毛儿、汤圆儿、蒜苗儿、豆瓣儿、门闩儿、汗褂儿、滑竿儿、烟杆儿、窑裤儿、灶**”等。
       3、豆类名词里,“豆”字的韵母变成 er,读轻声,比如“豌豆、胡豆、绿豆、四季豆”里的“豆”都读 der。
       4、一些词儿化后带有“小”或亲切的语气,比如“火锅儿、脸盆儿、茶馆儿、树秧儿、书桌儿、圆凳儿”等。
       5、很多重叠式名词的后一个字也经常儿化,比如“盆盆儿、闩闩儿、凳凳儿、杯杯儿、盖盖儿”等。
        要特别说明的是,像“爸爸、妈妈、哥哥”这类亲属称谓的叠词,普通话一般把后一个字读轻声,但綦江话相反,后字声调往往比前字高。这也许和綦江山多有关——声调高一些,喊起来更响亮,传得更远。

       在本话题按下暂停键之前,笔者收罗几个读音特别而显趣味的字,让读者和笔者自己都轻松一下。
1. 街(jiē)说成 gāi,“街上”说成“该上”。
2. 鞋(xié)读成 hái,“鞋子”说成“孩子”。
3. 角(jiǎo)读成 guo,“角度”说成“国度”。
4. 斜(xié)读成 xiá,率(lǜ)读成 shuo,“斜率”说成“瞎说”。
5. 去(qù)读成 qie,“过去”听起来有点像“过气”。
6. “解(jiě)手”说成“改手”。
7. “条约(yuē)”说成“迢哟(yo)”,“吃药(yào)”说成“吃哟”。
8. “钥(yào)匙”说成“哟匙”。
9. 跃(yuè)说成yao,“跃进”说成“要进”。

     (未完待续,好戏还未开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綦江在线免责声明:
1.本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和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2.请尊重网络道德,不发表污言秽语,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个人隐私。
3.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民事和刑事责任。
4.请遵守论坛规则和版规,不进行刷屏、重复发帖、恶意顶贴、恶意灌水等行为,若有违反,有权予以删除。
5.严禁对本站复制和建立镜像,转载本站原创内容需获得本网站授权,同时需注明出自“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
QQ|联系我们|綦江在线 ( 24小时举报:13002367666 邮箱:2433943356@qq.com 渝ICP备14004530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85883000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007号)

GMT+8, 2025-11-26 10:49 , Processed in 0.122250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 2008-2025 qj023.com| AI绘画| 免费AI生成图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