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标题: 綦江这个村家家户户都变了!越来越好! [打印本页]

作者: xia2021    时间: 6 小时前
标题: 綦江这个村家家户户都变了!越来越好!
走进永新镇石坪村,农家院落干净整洁,文明宣传墙色彩明亮,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热议“星级文明户”评选的场景暖意融融……作为全国文明村,近年来石坪村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道德评议会为抓手,以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持续深化文明乡风建设。


▲村民房前屋后处处美。供图 永新镇

点亮“机制明灯”
让先进典型看得见、可效法


▲石坪村村民大会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和道德评议活动。供图 永新镇

“以前村里评先进,大家总觉得‘差不多就行’,现在道德评议会把标准摆出来、把事迹讲清楚,评出来的典型咱们心服口服!”提及村里的道德评议会,石坪村核桃树社村民杨福群赞不绝口。

自2020年起,石坪村整合村干部、老党员、退休教师、村民代表等力量,组建了道德评议会,列出了道德评议的各项规则,将“清洁户”“星级文明户”“好婆媳”等评选标准细化为“庭院卫生达标”“邻里互助积极”“孝老爱亲到位”等10项具体指标。

为了让评选更贴合乡村实际,评议会坚持“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线下,每季度组织评议员分片入户走访,对照细则逐项核查,同时收集村民推荐的先进线索;线上,通过村微信群公示初步候选人名单及事迹,邀请村民参与投票和留言评议。

如今,石坪村已形成“季度评议、半年表彰、全年宣传”的典型选树机制。截至目前,累计评选出“清洁户”36户、“文明户”14户、“好婆媳”8对,通过在村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设置“文明榜样墙”、开展“榜样故事会”等形式,让先进典型的事迹走进家家户户。村民何仕开原本不太注重庭院卫生,看到邻近的“清洁户”殷达华家不仅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还利用边角地种上花草,便主动向其请教整理技巧,如今她家也成了村里的“卫生标兵”。“现在村里没人愿意落后,看到别人墙上挂着‘清洁户’牌子,我也想着多做点好事,把家里收拾利索。”何仕开笑着说。

掀起“实践新风”
让文明理念融日常、聚民心


▲“南州茶谈”活动走进石坪村。供图 永新镇

“以前村里办红白事,动辄摆几十桌,有的家庭为了撑场面还得借钱,大家心里累但又不好意思说。”石坪村党支部书记杨泽回忆道。为破除陈规陋习,村里在道德评议会基础上,同步成立红白理事会,由村“两委”成员和德高望重的村民担任理事,把宴席规模、礼金上限、禁止举办“无事酒”等要求摆出来,实实在在把规矩写入村规民约中。

去年年底,村民幸定中的儿子结婚,原本计划摆30桌宴席。红白理事会成员得知后,主动上门沟通:“现在村里都按规范办,摆多了不仅花钱,亲戚朋友也觉得麻烦。我们帮你联系镇上的流动厨师,20桌菜的标准不变,还能省下不少钱。”经过耐心劝说,幸定中最终同意缩减宴席规模。婚礼当天,理事会成员全程帮忙协调,宴席既热闹又节俭,总共花费比原计划少了近万元。“以前总觉得办婚礼要讲排场,现在看来,简单办也一样有面子,还不用欠人情债。”幸定中的话道出了不少村民的心声。


▲石坪村召开院坝会向村民宣传禁止大操大办等内容。供图 永新镇

除了规范红白事,石坪村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村民需求开展多样化文明实践活动。每到春耕秋收时节,组织农技志愿者开展水稻种植、果树修剪等培训;传统节日里,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春节写春联送福字、端午包粽子话民俗、中秋打糍粑促团圆。去年中秋节,村里举办了“为留守老人打糍粑”活动。20多户村民带着糯米来到村干部家中,一起打糍粑,聊家常,还将打好的糍粑送给村里的孤寡老人。“以前过节都是自家过,现在村里组织活动,大家聚在一起特别热闹,还能帮到有需要的人,感觉心里暖暖的。”村民徐天银说。

厚植“文明土壤”
让乡村风貌焕新颜、添活力


▲村民们在积分超市里面挑选心仪商品。

随着道德评议和文明实践活动的持续推进,石坪村的文明乡风不仅体现在村民的行为习惯上,更转化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全民清洁日”志愿活动、“清洁户”评选活动的带动下,村 民 主 动参与庭院整治和村组环境保洁。如今的石坪村,房前屋后无杂物,田间地头无垃圾,成了全镇“净齐美”的“代言”。

文明新风也让邻里关系愈发和睦。此前,村里长五间组的两户村民因宅基地边界问题产生矛盾,多年互不往来。道德评议会得知后,多次上门调解,一方面向双方讲解相关政策,另一方面邀请村里的“好邻里”典型分享相处经验。经过耐心劝说,两户村民最终达成和解,还一起修整了宅基地边界的小路。“都是老邻居,没必要因为一点小事伤了和气,现在我们两家还经常互相帮忙干农活。”其中一户村民感慨道。

在石坪村,陈规陋习逐渐消失,文明新风蔚然成风。仅2024年,红白理事会开展“无事酒”巡察20多次,发现并引导取消“无事酒”6次,促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4次,村 民 主 动参与公益活动的人数年均增长30%,全村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100%。“全国文明村”的金字招牌不仅让石坪村的名气越来越大,也让石坪村的发展底气越来越足,今年上半年,村集体投资的梨膏全自动生产线正式投用,“凤凰梨膏”完成食品安全认证,标志着石坪村梨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道德评议机制,丰富文明实践活动内容,让文明乡风成为石坪村发展的‘软实力’。”杨泽表示,石坪村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深化文明村建设,让全国文明村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文明力量。

原标题:移风易俗 | 一个全国文明村的乡村治理“密码”

来源:文明綦江

作者: sanyue    时间: 6 小时前

作者: ⊙ω⊙,曾经    时间: 5 小时前
老百姓希望的是人人都有职业,虚头巴脑的事儿咱们老百姓没多大兴趣,我们遵纪守法就好了,




欢迎光临 綦江在线 (https://www.qj02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