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标题: 綦江农民玩转高科技!无人机送玉米,一天15吨轻松搞定 [打印本页]

作者: xia2021    时间: 昨天 10:40
标题: 綦江农民玩转高科技!无人机送玉米,一天15吨轻松搞定
万隆的糯玉米
现在靠 “飞” 的

你看
田间那台无人机
一会儿化身“空中搬运工”
把打包好的玉米稳稳送到公路边
一会儿变作“施肥小能手”
精准投送农资到地头
曾经让农户犯愁的
零散地块、人力难题
被这台“空中帮手”轻松破解啦~


▲无人机正在运送糯玉米。记者 魏源森 摄

8月12日上午,记者在石壕镇紫龙村糯玉米种植基地看到,重庆市綦江区华均蔬菜专业合作社销售负责人张元华手持遥控器,操作着一台翼展2米多的农用无人机穿梭于田间,将打包好的玉米精准运送至公路边,脸上难掩丰收的喜悦。这台今年3月花费5.7万元购置的大疆植保无人机,如今成了基地里的“生力军”,为玉米种植管护与采摘装上了“科技引擎”。


▲张元华正在操作无人机。记者 魏源森 摄

紫龙村的玉米基地,流转的多是撂荒地与插花地,这些地块不仅零散不连片,距离公路还有一定距离。“玉米不挑地,当初选这些地,就是为了降低流转成本。”张元华坦言,可到了管护和采摘环节,难题接踵而至:地块分散,工人每次进出都得背着几十斤物资步行近1小时。

“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劳动力多为中老年人。”重庆市綦江区华均蔬菜专业合作社生产负责人张元均补充道,让老人背着重物在田间往返,体力根本吃不消。过去纯靠人工,一天最多采摘700-800斤玉米,遇上旺季订单激增,常常供不应求。


▲无人机正在起运糯玉米。记者 周禹 摄

科技成了破局的关键。大家商讨后,果断引入无人机。如今,施肥时,无人机直接将农家肥送到地头,工人只需专注施肥;采摘时,打包好的玉米由无人机转运至路边装车。“省了来回奔波,效率提上去了,强度降下来了!”张元均告诉记者,无人机最远飞行2公里、最高升至30米,单次可运送约130斤货物,现在每天最多能采摘15吨玉米,是过去的20多倍。

效率提升的同时,成本也降了下来。张元华给记者算了笔经济账,以前每天至少需15名工人,现在用工减半,一年能节省成本约10万元。

尝到甜头的团队,正规划引进智能犁土机等更多新农具,探索无人机在播种、病虫害监测等领域的新应用。科技的“翅膀”,正带着紫龙村的玉米产业飞向更广阔的天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张元华正在调试无人机。记者 魏源森 摄

从人工背运的汗流浃背
到无人机转运的高效便捷
从每天最多采摘800斤
到日收15吨
无人机不仅让紫龙村的糯玉米产业
插上了 “科技翅膀”
更照见了智慧农业的无限可能

原标题:搭个“飞白” 打个“飞滴”——万隆糯玉米出山记

来源:綦江发布


作者: sanyue    时间: 昨天 10:40

作者: yyy大灰狼    时间: 昨天 10:45
买这种无人机,可以享受农机补贴不?
作者: zhangcunbing    时间: 昨天 13:41
大疆都得连夜赶来取经,是怎么做到续航15-20分钟电池连续工作一天的?
作者: 雷蒂亚    时间: 昨天 16:27
zhangcunbing 发表于 2025-08-16 13:41
大疆都得连夜赶来取经,是怎么做到续航15-20分钟电池连续工作一天的?

买多块电池换
作者: 叁山    时间: 昨天 19:18
你怕对15吨有啥误解哦
作者: zzw    时间: 昨天 21:08
说说看飞了好多趟?换了好多次电池?烧了好多油?要说就说清楚撒!不说清楚就是在误导别人




欢迎光临 綦江在线 (https://www.qj02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