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标题: 三农确实是巨大的难题 [打印本页]

作者: 回龙谷主    时间: 2023-10-25 11:49
标题: 三农确实是巨大的难题
看到綦江原来几处大投入的花海纷纷复耕,多少有点可惜。保持耕地红线的大方向政策是绝对正确,毕竟土地、粮食、人口是一个国家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基层运动式的方式多少有点对不住当时欢迎资金投农的,尤其是纯种养殖业并未改变耕地可耕种属性的投资。
各地都一直鼓励在外打拼的人回乡创业,报效家乡,乡村振兴,可是让他(她)回乡做什么呢?纯耕田种地?神农传家年复一年的栽秧打谷,日复一日的种红苕洋芋?现在还余存的部分果园、菜园、专业养殖场还能活多久,谁也不知道什么复你的耕,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才是最大的顾虑。
现在回想起来,1983年实行土地下放到户(即土地承包30年不变),但在90年代初本地其实还在实行按人口划分,即某一家去世一人,就要退一份土地给集体,再划给新增人员(嫁入或新生)。大概在90年代末才完全停止流通,维持现状。现在很多家庭户口只有两三个人却占有七八份土地(农村通用口语,按人/份),有的家庭户口五六人只有三份甚至两份土地。虽然现在大部分不种地了,万一哪天有大的调整,重启农业税(即交公粮),会更复杂。
乡村,即爱又恨,只能望土兴叹!



作者: sanyue    时间: 2023-10-25 11:52

作者: 空白感s    时间: 2023-10-25 12:06
你放心,即使交重税都不会有人去耕种。个人产出和收入除去只剩下交380再余几块钱而已我也不知道怎么算的,但是那个帖子评论的人挺多
作者: 登了嘛烫    时间: 2023-10-25 12:11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政策下所谓的投资都是他们菜板上的嘎嘎。韭菜太多镰刀根本就不够用
作者: 抄手皮,饺子皮    时间: 2023-10-25 13:29
空白感s 发表于 2023-10-25 12:06
你放心,即使交重税都不会有人去耕种。个人产出和收入除去只剩下交380再余几块钱而已我也不知道怎么算的,但是那个帖子评论的人挺多

变向的交农业税,农村合作的钱交给谁了,吃水,烧柴本就地解决的都要交费了。
作者: 击活一池死水    时间: 2023-10-25 13:35
基层不按规定整,苦了被某些忽悠的老板们
作者: aoj    时间: 2023-10-25 13:37
……
作者: 雪猫555    时间: 2023-10-25 14:53
万一 赔 了 巨款呀
作者: 回龙谷主    时间: 2023-10-25 15:46
空白感s 发表于 2023-10-25 12:06
你放心,即使交重税都不会有人去耕种。个人产出和收入除去只剩下交380再余几块钱而已我也不知道怎么算的, ...

这里的农业税指交公粮,就是每年每人交多少小麦,多少谷子,多少包谷

作者: 空白感s    时间: 2023-10-25 15:47
回龙谷主 发表于 2023-10-25 15:46
这里的农业税指交公粮,就是每年每人交多少小麦,多少谷子,多少包谷

你换算一下,这些东西多少钱一斤再说
作者: 回龙谷主    时间: 2023-10-25 15:51
空白感s 发表于 2023-10-25 15:47
你换算一下,这些东西多少钱一斤再说

那个时候如果不要钱只要粮食,只能让别人帮忙交,各人按市场价加工钱给别人。

作者: 驾云奔月    时间: 2023-10-25 15:58
复耕又如何?回村里看看有几个40岁以下的,复耕再打荒,上面压下来,村镇领导也只能完成任务,再把上面发的复耕补贴搞到手,完毕
作者: @幸运草    时间: 2023-10-25 16:10
路过
作者: 流星99    时间: 2023-10-25 16:59
很有道理,公粮估计不会了,因为没人种地,谁交公粮,
作者: 人生导师    时间: 2023-10-26 06:58
辛苦了
作者: 心里有气发不出    时间: 2023-10-26 07:25
政策都是按当权者的利好执行,我的亲生体会,我家那时七口人,当时赋税重,小到大队拉电线,修个公路,每次摊到户上都是很大的一个负担,当时我们还小,家里没有劳动力,受些欺负。过些年月,嫁的嫁,工作的工作,户头上余了几分土地,不交农业税了,他们又来分你的承包地了,是不是风都一直往他们那方向吹的呢。
作者: 地球是圆的    时间: 2023-10-26 07:31
许家印歌舞团看了么
作者: 自然如水    时间: 2023-10-26 08:37
历朝历代都一样,在一定的时期就会出一些奇葩事。人类几千年了基本没有进化。自私自利,唯利是图是本性,所不同的就是科学技术的累积和发明提高了生产力而已。就好比一泡尿以前是用泥罐装现在用金罐装,看起来高大上,实质上东西还是一样的。
作者: 期盼春风    时间: 2023-10-26 10:41
国–家出发点是好的,很多地方上的官–员在瞎搞
作者: 綦南黄雯    时间: 2023-10-26 14:54
耕地才是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护耕地就是保护国家的粮食安全。。。。
作者: 綦南黄雯    时间: 2023-10-26 14:56
貌似这是一盘大棋,国家粮食安全,并不是某个地方在搞什么小偏方....
作者: 綦农人轲    时间: 2023-10-26 15: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綦农人轲    时间: 2023-10-26 15: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綦农人轲    时间: 2023-10-26 15: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綦农人轲    时间: 2023-10-26 15: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綦农人轲    时间: 2023-10-26 15: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綦农人轲    时间: 2023-10-26 15: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綦农人轲    时间: 2023-10-26 15: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天际1234    时间: 2023-10-26 15:38
今天引进来是合法的,明天建好了就非法了,别去农村上当了,农村不是谁都可以呆得住的,要是看你富了,小心处处要搞你,有些人心太坏了,
作者: 长江一级支流    时间: 2023-10-26 16:01
天际1234 发表于 2023-10-26 15:38
今天引进来是合法的,明天建好了就非法了,别去农村上当了,农村不是谁都可以呆得住的,要是看你富了,小心 ...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折腾人的政策都是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正经人最喜欢干的事,老百姓就各顾各家保障自家平平顺顺就行了。

作者: 心里有气发不出    时间: 2023-10-27 12:38
綦农人轲 发表于 2023-10-26 15:05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保不住如何发展粮食生产。目前农村耕地撂荒和生态不适宜、低产低效、失管弃管的经济作物(花海、经果)等导致土地资源浪费,耕地质量下降,给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在本着充分尊重农民(业主)意愿的前提下,与业主协商一致,淘汰一些失去经济效益的花海,恢复成耕地,种植粮食作物,保住我们自己的饭碗。并没有运动式的开展针对土地流转业主的复耕

反对好田好土用来种花椒,那个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对土壤的破坏,好多年都恢复不过来。




欢迎光临 綦江在线 (https://www.qj02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