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标题: 最早的“綦江”在东溪 ---同市文保志愿者一起探究 [打印本页]

作者: fjmlmj    时间: 2023-5-13 18:01
标题: 最早的“綦江”在东溪 ---同市文保志愿者一起探究

     四月廿九是“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綦走442次活动)“綦走发现”为了尽地主之谊,打破不开展线下活动的惯例,担当“重庆市文保志愿者总队”来东溪的路导+文导+史导,一行11人伴随45名重庆客人展现綦江文化服务志愿者的风采,还吸引了东溪摄影协会7人全程跟踪。
       [attach]4624458[/attach]    [attach]4624457[/attach]    [attach]4624453[/attach]   
第一个节点“书字石”是距今876年前的国内各省市文人墨客“到此一游”留下的,它位于綦江河赶水段左岸的一块目测约11*12*15=1980立方米的巨石一侧,听@搬导介绍,他查阅很多资料无果,一偶然机会在宋代全国性地理总志《舆地纪胜》中了解到执笔该题刻的李延昌(字绍隆)是南宋时期南平军副长官,他的官邸是夔州路最豪华的,当时可能正值闲暇休息日,12人在许自得的邀约下一同泛舟,得以书立,恰巧100字,又名“百字石”。是目前重庆地区少见的,至今保存完好的巨幅宋代摩崖石刻,从另一个角度呈现了当时綦江处于渝南黔北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前列的重要地位。
        [attach]4624450[/attach] [attach]4624456[/attach]
团友们还沉静在泛舟文墨“百字石”摩崖石刻的画面中,又来到了第二个节点“南川木波罗”,在一农舍小院旁侧,有一棵树干高大,听同行@天籁、@墨韵讲,可长到25米高,属桑科常绿树种。叶子肥厚如黄桷兰,外形美观,生长快,应该可以作为良好的绿化树种。

咦!不是叫南川木波罗吗?整么又在綦江东溪呢?难道如历史记载,明代以前的綦江本名南川?但这两棵木波罗应该没有弄个老诶。原来是最早在今天的南川发现有两株木波罗树,而被抢先冠名注册了。其实,綦江的野生木波罗树比南川更多,丁山、东溪福林一带也有。这些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去年(202210月)已被ZF挂牌保护。13年前,经仅有初中学历的当地人侯学向重庆农科所专家咨询,发现了它的价值,开始移栽,听说如今光太平桥一带好几百棵了。
        
第三个节点“一石三碑”跨川黔,位于一村公路边上高约8米,宽约10米的岩石上,迎面映入眼帘的是横刻的“桐邑”、纵刻的“养生塘”五个大字,正文风化严重,难以辨识,中间还有一块刻有“渔帮罚贴晓众”警示世人的古代禁鱼告示碑,最高大威严的是最左边那快破四旧时被铲除的“圣旨〞碑,加之被芭蕉树遮挡,完全无法辨识,幸运的是附近的木波罗发现人侯学告诉我们,他问询老人,比对痕迹,得到了碑联“正气长存幸得一门多节孝,皇恩浩沛足为千古正纲常”。岩脚一石壁上刻有落款为道光庚寅年中浣月吉旦的“川贵两省綦桐二县交界处〞的碑文,据说是由三块石头搭成的一座石桥面。因此有”一石三碑,三石一桥,一脚踏两省”的俗称。

一行志愿者在惋惜碑文大多不能辨识时,@搬导一席古“大綦市”,及随后的地名“綦江”在东溪的探究解说,引来大家的驻脚静听,不时还打岔提问,@搬导引经据典、深入浅出的合理推敲,娓娓道来,让志愿者们都频频点头。完全填补了辨识不清带来的遗憾。

哦,原来我们的“綦江”名字是随着这样的历史推移而来的:北宋“大綦市”-南宋末年的“綦江镇”-元初的“南平綦江长官司”-明玉珍大夏国的“綦江县”。宋明王朝时期出现的“綦江河”也由此而生;哦,原来最早的地名“綦江”就在东溪,就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南平军阵对岸〞、我们踩着的两岸高耸、河流湍急的盐茶古道上呀!谢谢@搬导的讲解,让我涨知识了,真是不枉此行!一行中带孩子的家长还不忘美赞她们,“你看出来一趟大有收获吧”。

就这样听着,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这片曾经辉煌的川黔交易市场(大綦市),眼前浮现出当时川黔两地人来人往的盐、茶、马交易的繁华画面,当年税政管理利用地域的斗智斗勇。河水潺潺、两岸关隘雄伟、码头人头传动,古道人马来往,集市炊烟了了、喧哗热闹,赶集的、摆摊的、收税的、收租的、喝茶的、唱戏的、弄饭的……历经世代沧桑,如今河还是这条河、岸还是那个岸,没了集市,有的是新农村的农舍、良田熟土,移栽的木菠萝叶肥花瘦、青翠欲滴,两岸青山依然雄伟、郁郁苍苍,村村通的水泥公路连接着幸存的两三公里的两米见宽的青石盐**道。一行人说着、笑着、看着、听着。

其间还欣赏到一大石棺材,说大是在公路边远远就能清晰可见,像极了40多年前我们农村老家那些原地主老财家的大木头。由一块整生木头一开上下两剖,再挖凿打磨成盖和柜,严丝合缝的还原成一块外形打磨光滑圆润的长方体棺材。棺材棺材,d*发财,多吉利的存在与发现,让团友们莫不唏嘘赞叹!
       [attach]4624454[/attach] [attach]4624455[/attach]
团友们一路顶着雨后天晴的烈日,一面引着河畔的凉风,时有盐茶**道迎道树的阴凉,不知不足中来到了东溪太平桥,首望三河交汇,泾渭分明,一面清彻,一面混浊,汇入綦江。高大、枝繁茂密的黄桶树似乎正等着躲阴乘凉的团友,伸长枝丫把阳光遮挡。又饥又渴的团友来到码头,正准备贪婪吮吸大自然的绮丽风光,看着河对岸公路上的汽车,来不及多歇,也来不及多看山环着水,水倒影着山的美丽景色,又迈开步子向冲饥地而去。

此行节点中,“綦走发现”很熟悉的“书字石”,数十步难走的“脏乱”路,一来就给客人们一个下马威。两相对比,“綦走发现”的吃苦耐劳就凸显了出来。@我很杏胡,@远远,@独钓寒江 等綦走“男神”躬身伸出有力而又温柔的大手,一个一个的牵扶,确保客人们的安全。原计划步行前往的“南川目菠萝”,由于时间关系改为搭乘重庆客人们的大巴同行。綦走@篆山行 早上7点就从东溪倒着走,早早就观察思考踩好了最少路程的倒车地点,真是一个心细又用心的徒友。

一路上东湲摄影团队的朋友们也是尽职,各节点抓拍、摆拍,辛苦了!市文保志愿者总队的朋友更是辛苦,一早起床地铁赶往重庆冉家坝,早上8:00坐大巴出发,到赶水超限站已近10:30,两个半小时的车,脚杆都硬了,只为与我们“綦走发现”共途共赏、共听共想、共饥共渴、共晒共凉。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没有比较也不易取长补短,今天这次三团融合,市文保志愿者总队的一成员中午去就餐时落单,使得其随行团友打车倒回去寻找。綦走@搬螃蟹 和东溪摄影协会的@阳光照耀还得饿着肚子等她们返回一同就餐,因为时间关系还可能造成这次探究节点缩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算有了规矩也得严格执行,否则形如摆设,照样一盘散沙。这里我个人由衷的感谢綦走团规的完善和不折不扣的执行,团队成员善意提醒,才有我们綦走每次出行统一团装、不迟、不等、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坚持公筷用餐、餐桌人员未满不急着用餐等规矩,才促成我们每次出行既定目标的完美践行,同时也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认可与好评。相信@搬导下午节点(东溪古镇)的陪同解说,同样是“秀口一吐,就出唐宋明清。”@搬导辛苦了!你是綦走的北斗星,也是整个文保志愿者总队最亮星星之一!

此次活动,綦走友友的掌声迎来了重庆文保总队的到来,又在挥手之间目送他们专车远去。在备足功课@搬导的带领下,尽了一次地主之谊。虽然美中不足,但一定提升了“綦走发现”的知名度、影响力与社会各界的认可度。无论是面对同一个情怀的志愿团队,还是户外活动的健身团队,我们都敢骄傲——面对我们的优秀,自豪感油然而生!  
                             
                                                                        编辑:fjmlmj
                                                                        图片来源:同行友友拍摄
                                                            
                                                                             2023年5月4日



作者: sanyue    时间: 2023-5-13 18:01

作者: 嘉安二手车松哥    时间: 2023-5-13 18:10
感觉东溪搞得还阔以!
作者: w9085    时间: 2023-5-13 18:30
写的不错娓娓道来,长知识了
作者: 尧舜旅行    时间: 2023-5-13 21:44
住在东溪隔壁
作者: bhhgcx    时间: 2023-5-14 00:38
东溪古镇历史悠久,木菠萝也是东溪特产。
作者: 喷家老祖    时间: 2023-5-14 02: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ω⊙,曾经    时间: 2023-5-14 06:07
辛苦你了,一大长篇,
作者: 再回米    时间: 2023-5-14 06:19
喷家老祖 发表于 2023-05-14 02:19
木波萝是重庆的?这…它热带地区作物哦!广东,广西,云南平常之极,甚至街上也到处有!会不会弄错了?

木波罗是热带作物不假,但它不是菠萝
作者: 再回米    时间: 2023-5-14 06:20




作者: 扬义帆    时间: 2023-5-14 06:48
长知识了
作者: 喷家老祖    时间: 2023-5-14 07: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岷天    时间: 2023-5-14 09:16
???
作者: jgyjv659    时间: 2023-5-14 15:43
喷家老祖 发表于 2023-05-14 07:25
我知道不是波罗啊!是一种厚叶子的树,它一般果子就长在树干周身,很大个头那种…

你说的是菠萝蜜吧,菠萝蜜不是木菠萝哦
作者: 喷家老祖    时间: 2023-5-14 19: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吴高峰    时间: 2023-5-14 20:33
      綦走发现文化志愿服务团的活动,人文节点丰富,超级赞。
       楼主写作行云流水,娓娓道来,文字功底超级深厚。
       东溪木波罗,竟然是大树结大果,待到成熟季,去买两个来泡酒酒,巴实。
作者: 王蜀栋    时间: 2023-5-14 21:52
最早的綦江城应该在永城的中华村料子坝大坟山。那儿现在都有瓦片残留;一对大石狮约相隔百米左右。现在綦江陵园的两个大石狮,就是从那儿搬迁去的。
作者: 喷家老祖    时间: 2023-5-14 22: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gyjv659    时间: 2023-5-14 22:39
王蜀栋 发表于 2023-05-14 21:52
最早的綦江城应该在永城的中华村料子坝大坟山。那儿现在都有瓦片残留;一对大石狮约相隔百米左右。现在綦江陵园的两个大石狮,就是从那儿搬迁去的。

綦江水都不往永城过,永城咋来綦江城了?两对石狮算啥子,去东溪古镇了解下历史,綦江大半历史在东溪。
作者: jgyjv659    时间: 2023-5-14 22:40
喷家老祖 发表于 2023-05-14 19:44
搜了下百度,解释就波萝密跟木波萝是同一种水果!帖中所述树种没亲见,只是猜测!

南川木菠萝,这是它正式的名字。
作者: 手掰苹果    时间: 2023-5-14 23:13
历史古城,赞一个。
作者: 若若    时间: 2023-5-15 06:45
喷家老祖 发表于 2023-05-14 02:19
木波萝是重庆的?这…它热带地区作物哦!广东,广西,云南平常之极,甚至街上也到处有!会不会弄错了?

此菠萝非彼菠萝
作者: 若若    时间: 2023-5-15 06:47
jgyjv659 发表于 2023-05-14 22:39
綦江水都不往永城过,永城咋来綦江城了?两对石狮算啥子,去东溪古镇了解下历史,綦江大半历史在东溪。

当年曾经设立过 丹溪县。
作者: 若若    时间: 2023-5-15 06:48
吴高峰 发表于 2023-05-14 20:33
      綦走发现文化志愿服务团的活动,人文节点丰富,超级赞。
       楼主写作行云流水,娓娓道来,文字功底超级深厚。
       东溪木波罗,竟然是大树结大果,待到成熟季,去买两个来泡酒酒,巴实。

说出来我想说的话
作者: 若若    时间: 2023-5-15 06:49
綦走活动既锻炼身体又增长见识还传递人文
太有意义
作者: 天籁84    时间: 2023-5-15 10:25
喷家老祖 发表于 2023-05-14 19:44
搜了下百度,解释就波萝密跟木波萝是同一种水果!帖中所述树种没亲见,只是猜测!

南川木波罗的花和果是这样的



作者: 喷家老祖    时间: 2023-5-15 10: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喷不平    时间: 2023-5-15 12:25
没有历史考证
作者: 再回米    时间: 2023-5-17 09:37
喷不平 发表于 2023-05-15 12:25
没有历史考证

静听下回详解
作者: 朗行    时间: 2023-5-17 23:50
东溪古镇旅游还是不错的,很好耍!单古镇还是单薄,应该增加娱乐探险项目,滨江湿地公园,木菠萝公园,露营烧烤垂钓基地等配套,顺应潮流多元吸引游客多停留玩耍,满足不同年龄游客及需求。
作者: 半身雪    时间: 2023-5-21 01:13
再回米 发表于 2023-05-14 06:20

鱼沱圣旨节孝碑是可否也可称为“多人节孝总碑”。
作者: 再回米    时间: 2023-5-21 21:58
半身雪 发表于 2023-5-21 01:13
鱼沱圣旨节孝碑是可否也可称为“多人节孝总碑”。

同一石匾内就算


作者: 朗行    时间: 2023-5-27 07:57
再回米 发表于 2023-05-21 21:58
同一石匾内就算

东溪古镇鱼沱圣旨节孝碑确实是同时旌表多人的,可以称“圣旨旌表节孝总碑”,因为是“碑”的形式,不是牌坊形式,是牌坊就叫“总坊”了,有图片。

作者: fjmlmj    时间: 2023-6-13 15:47
统一回复,感谢各位关注,同时感谢情怀人士提出的建议和信息
作者: 。7367    时间: 2023-7-5 08:16
看这里
作者: 猫爪爪    时间: 2023-8-7 11:05
綦走活动既锻炼身体又增长见识,还传递人文历史很有意义。




欢迎光临 綦江在线 (https://www.qj02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