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琴贵(左一)与三角镇农技人员交流科学育兰技术 记者 吴荣凯 摄
重庆綦江网消息(记者 吴荣凯 谢鹏飞)“兰花智能大棚内的兰花在冬天气温下降后,棚内的10000多株兰花仍然长势良好,春节前能够走向市场,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12月20日,三角镇巴渝南苑国兰基地负责人敖琴贵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为了提高兰花的生产附加值,巴渝南苑在区农业农村委、三角镇农技人员的支持下,投资20多万元,新建了三个智能化兰房,配置了温控系统、自动喷淋系统、补光系统等设施,实现了365天对兰花生长所需的水、肥、光、温自动化控制,满足了国兰全系的育苗需求,兰花的生长期由每年的180天提升到300天,水电等生产成本每年节约15%以上,生产效益每年可提升30%以上。
“兰花平时浇水的时间需要3个多小时,现在通过自动喷淋系统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能完成浇水,节省了人力和时间,并且比人工浇水的效果好得多。”敖琴贵介绍,目前兰花基地共有万山红缘、紫霞仙子等国兰品种300多个5万余株,通过智能化兰房的升级改造,科学控制温度、光照、湿度,兰花生长得更加充满生机,形态和香味更加优雅,将为市民生活带来更多的美丽。
原标题:科技赋能 兰花产业提质增效
来源:重庆綦江网
https://www.cqqjnews.cn/qijiang_Department/Department51/2022-12/23/content_4558896.htm
欢迎光临 綦江在线 (https://www.qj023.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