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铁矿位于綦江区赶水镇,是抗日战争期间綦江地下党组织重要活动地,也是共产党员江竹筠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抗战时期,綦江小鱼坨地区有綦江铁矿和四十兵工厂两个大的单位。綦江铁矿的前身是武汉大冶黄石港铁矿,1939年迁小鱼坨,有正式职工1000多人,搬运矿石的临时工1000多人。矿部设有国民党党部,矿警武装。
1942年秋,天气已经转凉,斜阳欲坠。
在綦江铁矿附近的林荫小道上,一片飘落的枫叶在风中打转。一位衣着朴素的女子正行进在这小道上,她的目光跟随着这枫叶,双眉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又像是在等待着谁的到来。
这位女子就是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生,四川自贡自流井人,小说《红岩》的主人公江姐原型。当年的她22岁,看上去瘦瘦的,刚从重庆城到綦江铁矿上班。
之所以放弃大城市的生活到綦江铁矿这僻静之地上班,自是有原因的。原来,江竹筠的本来身份是中共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同时在妇女劳务委员会任职。可是不久后,江竹筠遭到了国民党特务的监视,为保证江竹筠安全,中共地下党组织决定将她进行转移,綦江党组织发展较好,铁矿工人众多,容易隐蔽,成为很多党员转移的目的地。
江竹筠转移到綦江后,因工作需要易名为江竹君。
江竹筠来到铁矿后,铁矿无线电台台长程楷、报务员雷振宇、会计课成本组组长来家欣,先接待了她,并以介绍人的身份呈报钢迁会,申报江竹筠入了职。钢迁会随即任江竹筠为綦矿总务课庶务组司事,具体从事会计工作,月薪75元。
接到委令,江竹筠当即写下收条“今收到钢迁会七三五九号委令一纸”。不久后,铁矿让她填履历表。为了隐藏身份,能留在铁矿任职,她虚报了4岁,履历也做了相应调整。
在与同事的接触中,江竹筠从言辞中发现一些思想进步的青年,她把这些人记在心上,并主动接近他们。晚饭后,便会有意约在一起到林荫小道上走走。大家一起聊着当今青年的命运与出路,聊着当前国内外形势,聊着抗日战争的走向。
由于不知这些人的真实身份,关于中共地下党的信息她是丁点没有透露的。当有人提起有关中共地下党的活动时,江竹筠也装作不了解。但她的口中,却始终发出的是关于正能量的声音。她跟大家讲,正义一定是能够战胜邪恶的,中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不屈反抗最终会取得胜利的。作为中国之青年,就应当怀着一颗为国为民之心,向着正义,向着和平的方向前进。每当这时候,大家都会从心底生出一股对江竹筠的崇敬之情,他们没想到,这样的话语竟然出自这个年纪轻轻的女子口中。
为了隐蔽需要,江竹筠在綦江铁矿工作期间未与綦江地方党组织发生联系。但实际上,在江竹筠的影响下,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在綦江铁矿已团结了近20个进步青年。他们虽没有表现出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举动,但他们的内心充满着一股激情,一股爱国热情,一股愿为祖国奉献自我、牺牲自我的热情,只待某一个时机,这份热情就会与现实碰撞,发出耀眼的光芒。这为后来綦江地下党组织在綦江铁矿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以及綦江解放时铁矿的顺利接管打下了基础。
1942年底,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这僻野之地,国民党特务再次盯上了江竹筠。为了保证她的安全,中共地下党组织决定,迅速再次将她转移。江竹筠辞职去重庆,在国民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下设的合作社当职员。綦江铁矿以綦(32)字第162号呈钢迁会通报准辞。
就这样,江竹筠离开了綦江铁矿,走上了她那可歌可泣的新征程。1947年,江竹筠和丈夫彭咏梧到川东组织武装起义。1948年6月14日,她因叛徒出卖在万县被捕,转押渣滓洞监狱,1949年11月14日英勇牺牲。
江姐在綦江铁矿工作过的事,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她在綦江铁矿工作的经历至今在綦江铁矿档案室还有着清晰的记录。那时的江姐虽然年仅22岁,却表现出过人的政治敏锐性和成熟感。更为可贵的是,她身处僻野,却不忘传播进步思想,让革命的星火燎原开去。
记者 杨子路 实习生 李泽鑫 整理
梦想kk思密达^o^ 发表于 2021-12-10 11:54
现在我有点怀疑朱总,聂将军这些去我老家喝过茶
梦想kk思密达^o^ 发表于 2021-12-10 11:54
现在我有点怀疑朱总,聂将军这些去我老家喝过茶
梦想kk思密达^o^ 发表于 2021-12-10 11:54
现在我有点怀疑朱总,聂将军这些去我老家喝过茶
| 欢迎光临 綦江在线 (https://www.qj023.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