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竹萱 邓大伟)11月1日早上8点刚过,天还下着绵绵细雨,吴文萍就来到自家的鱼塘,拉网查看鱼苗情况。
“这塘鱼是前几天刚从另外一口塘转过来的,不知道是转塘加上天气变冷的原因,还是生病了,有点不吃东西,我先捡两条看下,一会儿上课正好问问老师。”目检了鱼的大致情况后,吴文萍便带着问题,急匆匆地赶往古南街道蟠龙村村办公室,参加綦江2021年高素质农民培训(水产养殖)班。
吴文萍告诉记者,自打发展了水产养殖,每一年区里、镇上和村里组织的培训她都没落下。“去年学习了渔业发展方向和环保发展模式,我也赶‘时髦’养起了‘瘦身鱼’,赚了不少。”吴文萍说,今年她看了课程安排,课表上的水产品市场营销策略一下就勾起了她的兴趣。
吴文萍是我区培育高素质农民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近年来,綦江结合当地产业发展、考虑农民诉求、调研市场情况,统筹推进农村带头人培养计划、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本土人才扎根计划,打造创业孵化基地3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园6个,吸引1.2万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引进市级培训机构2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3万人次、创业培训1.4万人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673个、新型职业农民7410名、致富带头人84名。同时,先后出台多个技能评价的地方标准,对参训农民进行技能考核与分级评价。不同的培训项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培训时长,初级和中级两个等级的证书,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多元选择。
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至今,我区已投入资金500余万元用于培育高素质农民。目前正在对区内推选出的72名持证高素质农民进行致富带头人评审认定,让这些“土专家”“田秀才”进一步发挥现代农业和传承技艺“领头雁”的作用,让高素质农民在乡村振兴当中唱好主角,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动力。
来源:綦江日报
http://qjszb.cqqjnews.cn/pc/202111/03/content_21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