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标题: 綦江家长们来看!双减后怎么进行有效的亲子陪伴 [打印本页]
作者: xia2021 时间: 2021-9-6 10:06
标题: 綦江家长们来看!双减后怎么进行有效的亲子陪伴
专家支招
周末亲子陪伴 家长要懂孩子、懂方法“双减”政策落地,家庭陪伴和教育的重要性愈加显现,家长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亲子陪伴呢?
从事家庭教育指导的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会会长、三元幸福家庭教育创始人杨桂林老师表示,陪伴孩子、爱孩子,并不是一厢情愿的事,也不是凭心情、凭主观的期待就能做好的事,家长要懂孩子、懂方法,才能让陪伴变得温馨愉快。
无效的亲子陪伴
1.心不在焉的虚假陪伴,与孩子共处一室,却各自忙碌。比如,孩子在玩积木或看书,父母却漫不经心,要么在打电话,要么在玩微信,要么就是处理工作,总之,亲子彼此并无交集,没有做到全心全意享受当下陪伴孩子。这样“各玩各的”陪伴,实际上是低质量陪伴,只能称之为“陪着”。虽然父母也用了很多时间“陪着”孩子,但是这种“陪着”仅仅是消磨时间而已,并没有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实际的促进作用。陪着不等于陪伴。陪伴并不只是“我在附近”,亲子陪伴就是“共同参与”。
2.教务式的控制型陪伴。不少父母将亲子陪伴当成了任务型的样样管,什么事情都要管,恨不得把孩子未来的路都铺完,什么事情都要让孩子听她的,不听就惩罚,在父母眼里以为这都是对你好,我们不会害了你的。如果孩子什么事情都要听父母的意见,事事都要对父母百依百顺,在父母眼皮子底下上学,长大后很难独立,做事没有主见,难干大事。所以,家长要学会如何放手,控制只会是孩子成长的绊脚石,变成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亲子陪伴重在过程和体验,父母们如果把重心都放在结果完成上,那么亲子陪伴的质量必将大打折扣。
3.高标准的忽视型陪伴。有些父母惯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和衡量孩子,对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指指点点,却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忽视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忽视孩子的情感渴望。
有效的亲子陪伴
1.榜样式陪伴,孩子学习的特点就是模仿,模仿爸爸妈妈说话的方式,模仿爸爸妈妈的行为模式,模仿爸爸妈妈处理问题的方式。
2.赋能式陪伴,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两个“我”。一个是“内在父母”,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的现实父母和自己理想父母的内化;另一个是“内在小孩”,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每一个人一生需要5000次的称赞,需要爸爸妈妈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的优点与优秀行为,并给予称赞与鼓励,让孩子的内心有一个声音——我值得被爱!
3.互动式陪伴,包括亲子阅读、亲子运动、共同家务、有效沟通,让家庭充满笑声,父母积极地给予孩子反馈,真正地参与进孩子的活动中来,与孩子一起探索奥秘,父母的用心付出,孩子是会感受到的。高质量的亲子陪伴能够在培养孩子自我管理力、社会适应力和探索思考力的同时,构建出更加和谐有爱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
来源: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王乙竹 林祺
作者: sanyue 时间: 2021-9-6 10:08
作者: @狼哥 时间: 2021-9-6 11: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rqbbb 时间: 2021-9-6 12:10
也看
作者: 失落的世界 时间: 2021-9-6 12:13
必须的
| 欢迎光临 綦江在线 (https://www.qj023.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