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标题: 九盘子的风起云涌 [打印本页]
作者: 再回米 时间: 2021-4-23 11:33
标题: 九盘子的风起云涌
九盘子的风起云涌
九盘子,又称九盘山,就是横亘在今安稳镇与赶水镇之间的一座大山,因主山脊一侧,横亘着9个圆形山峦,远看就像是9个圆形盘子倒扣在山脉上而得名。
山不在高,有史则名。在渝黔两地的地方志书上,却屡屡提到它——九盘山!
2021年4月11日,第318次綦走,50多名徒友眼中的九盘山,不但有蓝天白云下的苍翠清幽,还有多个犹如蓝宝石的山坪塘镶嵌其间,让人惊呼这就是咱綦江的“小九寨”。村民房前屋后花果环绕,个别宅院还有“迎宾道”。特别是太公村民在路边石壁壁上“展望未来、悟、格局、茶道”等信笔露心迹的涂鸦,展示了在乡村振兴启步中,九盘山人乐呵悠,早已走进安宁祥和的新时代。
一、历经千年的烽火狼烟
九盘山上有九盘关,是川黔古道要津。位于今渝黔高速安稳出口沿国道210往北折回约1公里,小地名叫大水井(约1公里内往上爬升海拔高差166.6米)背靠的那个山隘。往南,经羊古脑(今羊角老街)、酒店垭、翻九龙山下松坎、桐梓……往北,下太公铺、赶水、东溪、綦江……
据年近90岁的李姓老孃孃说,九盘关下半坡,原有小庙,解放前还有两名女尼,历久倾圯。当年他们看见过记载始建于洪武年间的古碑,因风化严重损毁。20年来她力主重修,迁到关隘处,现已初具规模。遗憾的是2014年重修时的《九盘显灵寺序》中的“始立于洪武十四年十一月”有误,当年古碑记载时间比这还要早几年。清《綦江县志》也有“观音庙……一在安里九盘关,光绪十七年建,神签颇灵”的记载。寺庙的始建时间及旺盛香火反过来印证了九盘关地处交通要道,往来人员较多的历史事实。
九盘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清《綦江县志》载“九盘子堡,在县南一百三十里。山峰峻峭,最为险阻,通贵州大路。明将军刘綎征(播州土司)杨应龙,曾交战于此。”创修康熙《桐梓县志》的广东灵山知县李晋在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年)撰写的《桐梓疆界说》也有“观刘綎征播,营赶水数月,必先力战取扶欢坝,以防抄袭;而后大兵敢进九盘子”的记载。同时也证明,明万历年间,播州土司杨应龙反叛朝廷,就是攻下九盘关沿着川黔古道攻进綦江城,血屠綦人尸体成河的。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秦良玉,于刘綎之前就率部在九盘山与杨应龙部对垒。綦江武庠,思里人王祥(后受封南明王朝忠国公)于明崇祯年间就曾担任九盘子隘官,严防死守。
到清末,黔北地区叛反朝廷的桐梓九坝人杨隆喜,以“灭洋打教”起事的习水三岔场袁均芬袁清芬兄弟等他方唱罢你又登场,九盘子堡一直绷紧着神经。特别是1861 年 9月 22 日,太平天国石达开部队攻打綦江县城七天七夜未果,只好派先锋主将赖裕新假道九盘山到了石壕场,石达开还提笔写下《入川题壁诗》(镌刻于石壕禹王庙中堂墙壁,“解倒悬”三字因当地百姓把他刮去当灵药而残缺):戎马倥偬又七年,声震东西日月边,中原逐鹿缘何事,祗为安民解倒悬。
民国时期,因***称帝而引发护国运动。蔡锷领导下的滇黔护*军北路联军第三梯团,于1916年2月14日在团长熊其勋带领下浴血奋战往上冲,经过一小时的白刃格斗,攻克了北洋军驻守的九盘关。据说,当年打下九盘关后,第一个攻上綦江城楼的就是最后的贵州王——当年的见习排长王家烈。蔡锷嘉奖“黔军此次分兵出川,苦战辛苦,能出奇制胜,以少胜多,略地千里迭复名城,致令强虏胆丧,逆贼心摧,功在国家,名垂不朽”,还题下一首《黔军九盘子告捷》:急电飞家次弟传,昆明已着我鞭先。英雄救国三呼起,将士成城众志坚。南北媾和无帝制,死生急执为民权。松江一战燕人走,果报红旗竖九盘。
红军长征时期,川军也在此重兵驻防。阻止GM军队入川。
作者: sanyue 时间: 2021-4-23 11:37
作者: 一路发 时间: 2021-4-23 11:41
把九盘山开发出来啥,红色旅游景点
作者: 再回米 时间: 2021-4-23 11:53
二、长征时期的英明放弃
小时候听爷爷讲,红军长征时,攻克了娄山关,经酒店垭打到了羊角、观音桥、石壕一带。继续往北翻过九盘山,就是赶水→东溪→綦江→重庆。
当侦察员报告前方隘口曰九盘子后,红军就绕道石壕而放弃了九盘关。当地人口口相传,因为谐音,猪毛再多,九个盘子也装得下,所以才有了后面的四渡赤水出奇兵,过䓍地、翻雪山的史诗!
这个故事,九盘子一带上了年纪的,现在都还在摆。其实,作为綦走明白人,老百姓说得有鼻子有眼睛的事,纯属没有恶意的戏谑之谈,完全不可信。
据了解,1935年1月15日,为了保卫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红一军团一师二团在团长龙振文、刘瑞龙和政委邓华的率领下,进驻了羊角乡的枫香树、大垭口、红稗土,扼守川黔交界的酒店垭关隘,监视驻扎在九盘子、酒店垭川黔边界一带的川军二十一军模范师第三旅廖海涛部队和第四旅潘佐部队。还在尧龙山脉九龙山一带与刘湘二十一军模范师三旅八团三营一连相遇,将其击溃,生俘杨树荣等20多人,施以政治教育,并发给GM传单和富有GM内容的宣传画报后,全部释放。
至于有个别掌握有丰富宣传工具的专家撰文,甚至官媒都附和转载说,羊角场上的***团防兵逃跑时吼“红军已经到九盘山上了”,因此,羊角场上的村民望见“远处雪山上,一队穿灰蓝色军装的红军正从(九盘山)山上下来,前面的军旗十分耀眼”,甚至推断“红一军团一师二团的红军穿过大雪封上的九盘山,来到了羊角乡”等,纯属无稽之谈。
一是长征红军过綦江的路线如上图及开篇《九盘子区位示意图》所示,由贵州松坎→酒店垭→四川(今重庆)羊角场→观音桥(折向西行)→石壕→贵州。九盘子在观音桥继续往北约5公里远。也就是说羊角以南是酒店垭、松坎方向。红军从贵州方向来,没有飞机就没有空军,不可能空降到九盘子,反向往南打到羊角场。现有史实已经非常明确,红军先头部队攻入四川(今重庆)綦江,最先拿下的人口聚集区就是羊角场。
二是红军先头部队攻进四川(今重庆)羊角地区,其主要目的是侦察监视驻扎在綦江九盘子的川军动向,保证遵义会议的召开。
三是如第一部分所述,九盘子系贵州方向攻入重庆的最后一道关隘,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川军必然是重兵防守。当时的红军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而被迫战略转移中,已经饱受了长征初期湘江战疫损失过半的严重挫折,已经是疲惫之师。英明的红军主力部队肯定要避实就虚,不会去做以鸡蛋撞石头的蠢事主动进攻相对强大的川军。
四是红军绝对没有在綦江、重庆建立GM根据地的动机。当然就不会去攻打九盘子触碰川军的核心利益,激起川军配合***军队剿灭红军的决心。
五是假定个别掌握有丰富宣传工具的专家撰文的“红军攻克了九盘子”是正确的。也有三个问题无法解释:
(1)九盘子离羊角场的直线距离约7133米(按现有路道步行达10公里以上)。羊角场上的人能看见九盘山上的人影?
九盘子另一侧与安稳、羊角一侧的绝岩地形完全不同,是高地上的缓坡,人口较密,脚下的赶水是当时的綦江重镇、交通枢纽,人口更是羊角场的10倍以上,但为什么没有任何红军与当地人接触或红军与川军在九盘子上打了一仗的传闻?倒时当地人现在都还有口口相传“猪毛忌讳九盘子”的传闻及还要早20年的护*军与北洋军激战的史实。
(2)就是九盘子安稳、羊角一侧山脚下,比羊角场更近、更繁荣的安稳场上,为什么没有红军宣传队的活动痕迹?长征路上,红军最擅长的还有反帝反封建、打倒土豪劣绅、解放贫苦人民等宣传。在红军长征过綦江的路线上,也确实存在。为什么独独遗忘了安稳场?
(3)即使红军打下九盘子后,往石壕方向开拔,只能是九盘子山脚大水井、安稳场等临近的人最先听到消息,富绅恐慌逃匿,光脚板的观望看“疗效”。绝不是已经被红军早日“攻下”的羊角人听到红军在九盘子而后起“恐慌”。
之所以有这个失误,原因不外乎两种情况:
一是分不清九盘山与九龙山。羊角场在贵州的九龙山下,而不是在綦江的九盘山下。个别人故意混淆九龙山与九盘山,让人以为就是一座山。
二是认为文学创作是艺术真实。殊不知,历史大背景下的小说人物可以虚构,历史事件不可杜撰。有人认起真来,要么不屑解释,大不了一句“出发点是好的”来强词夺辩——反正,工具掌握在我手头,不改,就是不改!完全忘记了,“喉舌”对普通受众错误影响之深远不是自媒体能够比拟的。
三是做红九盘子的需要。所在乡村迎合国家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方向,策划包装项目要资金,发展旅游经济。殊不知,这种无中生有,神化红军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甚至还可能被扣上歪曲军史的帽子,承担政治风险。其实,做红九盘子,不一定非要红军从九盘山上来,红军来到九盘山脚,不是能达到一样的效果么?殊不知,《关于实施GM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里有明确的时间界定,中国近代(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辛亥GM以来,见证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独立、争取人民自由的遗址遗迹等,都可以纳入红色文化的范畴。
当然,根据逻辑分析,我们红军的侦察员,乔装成当地老百姓,从羊角方向抵进九盘子脚下的大水井附近,侦查敌情不但完全可能,也经得起历史考证检验的。
遗憾也是美。所以1963年4月4日,在杨成武将军陪同下,朱元帅来綦江视察时,表达了想“看看九盘子”,遥想当年征战时英明放弃的决策,再正常不过了。至于是杨还是朱想看看九盘子,綦走也听到不同意见。打个比方就懂了。假如你陪领导到一个地方检查工作,你想去原本不在议程的心心念念之处,怎么办?会否“怂勇”领导?假借领导向接待方提要求?或接待方想提高某处的知名度,会不会建议拉点渊源让领导亲临?
作者: 再回米 时间: 2021-4-23 11:59
二、山乡僻壤的短暂罪恶
大约在1997年,适逢210国道九盘子路段砼硬化改造,父亲在二爸的照顾下在那里守杆,放车“单行”。两班倒,日薪比下力人还高,倒也轻松。
但,屋头的庄稼,关系全家人的肚皮。我又“百无一用是书生”,挑粪挖土的活路,是顶不上的。正值暑假的我,就来九盘子把父亲换回了家。在九盘山下大水井一农户家与工人们同挤上下铺、共吃大锅饭30天,打工挣钱的同时,看尽了当地的世间百态,当时觉得挺自在。
那时的210国道,真真的是国道范。因为四川往广东,既没有高速公路,更没有高速铁路。全靠这条210国道和川黔老铁路,肩负这西南交通大动脉的使命。每年上千万的打工人,跨越几个省的长途客车,每天都是客满。
由于九盘子这一带弯多路陡还窄,车辆抛锚是常事。加之修路半幅通行,堵车更是常态。货车还好,堵就堵吧,通了再走。要是长途客车,一两小时以内的短堵,忍忍就好;半天、整天的堵,怎么办?包谷棒子盐茶蛋,还有就是方便面,路边村民有钱赚,价卖需要者,也算和谐!
不和谐的是,车辆滑出了路沿,损到农民的院坝或瓦屋盖,在那个时候唯一的就是高价赔偿走人。綦江人都知道桥河上场口某家人那垛墙,守株待兔等下坡控制不住的车辆撞上去,若干年来不停撞,撞发财的故事,如同一辙。
更严重的是,长途客车上的人,吃饱了喝足了,拉撒怎么办?野坡上拐个弯,树林里钻一钻。人有三急,现在大家都理解。但却成了当时九盘子个别村民的生财手段。拉之前不说,出来就逮到,下面是水井,污染了怎么吃,赔钱——50块。20多年前的50块,是什么概念?上套的外地客,敢不拿?高速公路开通前,究竟有多少这样的欺诈?其它更明目张胆的,就靠大家开展合理的想象了。
幸运的是,公路改造完毕不久,相关部门雷霆出击。那几个败坏九盘子名声的车匪路霸,就去了他们该去的地方。纯朴的九盘人,让九盘子又回归了往日的安宁。
(因我们的徒步终点是赶水街上,不好停车。只好一车拉到东溪高速路口鲤鱼池午餐。该老板确实仁义,经济实惠。值得回头光顾:一八九九六零七二一九七)
作者: 你值得我等待不 时间: 2021-4-23 12:03
是
作者: 金猴启福 时间: 2021-4-23 12:36
朱毛红军就走到那点撤回走石壕
作者: 爱恨不潦草 时间: 2021-4-23 12:47
一大群有走丢的没有
作者: 北剑沙林 时间: 2021-4-23 14:56
还是点个赞

作者: tj83939916 时间: 2021-4-23 15:21
可惜了没得好多人记得了
作者: 梨花映像 时间: 2021-4-23 15:42
写得很详细,文笔不错
作者: @兔爷他爹 时间: 2021-4-23 18: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若若 时间: 2021-4-24 00:51
仔细看了。分析有理,收藏了
作者: 綦河浪 时间: 2021-4-24 03:34
《征途》
綦走九盘子,
征途方释疑。
振兴才稳定,
茶道是良师。
作者: 望断天涯 时间: 2021-4-24 10:08
身体缺席綦走即成遗憾,观看帖子及时了解背后精彩。
作者: 庄司文 时间: 2021-4-24 10:16
赞()
作者: LYHSCZ 时间: 2021-4-24 10:25
师兄厉害明明就是走个一二一,回回整得亚洲风咋起
作者: 永远开心就好了 时间: 2021-4-24 10:34
可以
作者: 再回米 时间: 2021-4-24 16:21
要得,下次唱一曲亚洲雄风
作者: 再回米 时间: 2021-4-25 10:21
綦走路上,一直有你
作者: 若若 时间: 2021-4-25 23:08
一直关注倒是真的
作者: 凤冠石 时间: 2021-4-25 23:39
楼上二位好
作者: 兰兰花 时间: 2021-4-26 00:16
再回米 发表于 2021-04-23 11:59
二、山乡僻壤的短暂罪恶大约在1997年,适逢210国道九盘子路段砼硬化改造,父亲在二爸的照顾下在那里守杆,放车“单行”。两班倒,日薪比下力人还高,倒也轻松。
但,屋头的庄稼,关系全家人的肚皮。我又“百无一用是书生”,挑粪挖土的活路,是顶不上的。正值暑假的我,就来九盘子把父亲换回了家。在九盘山下大水井一农户家与工人们同挤上下铺、共吃大锅饭30天,打工挣钱的同时,看尽了当地的世间百态,当时觉得挺自在。
那时的210国道,真真的是国道范。因为四川往广东,既没有高速公路,更没有高速铁路。全靠这条210国道和川黔老铁路,肩负这西南交通大动脉的使命。每年上千万的打工人,跨越几个省的长途客车,每天都是客满。 由于九盘子这一带弯多路陡还窄,车辆抛锚是常事。加之修路半幅通行,堵车更是常态。货车还好,堵就堵吧,通了再走。要是长途客车,一两小时以内的短堵,忍忍就好;半天、整天的堵,怎么办?包谷棒子盐茶蛋,还有就是方便面,路边村民有钱赚,价卖需要者,也算和谐! 不和谐的是,车辆滑出了路沿,损到农民的院坝或瓦屋盖,在那个时候唯一的就是高价赔偿走人。綦江人都知道桥河上场口某家人那垛墙,守株待兔等下坡控制不住的车辆撞上去,若干年来不停撞,撞发财的故事,如同一辙。 更严重的是,长途客车上的人,吃饱了喝足了,拉撒怎么办?野坡上拐个弯,树林里钻一钻。人有三急,现在大家都理解。但却成了当时九盘子个别村民的生财手段。拉之前不说,出来就逮到,下面是水井,污染了怎么吃,赔钱——50块。20多年前的50块,是什么概念?上套的外地客,敢不拿?高速公路开通前,究竟有多少这样的欺诈?其它更明目张胆的,就靠大家开展合理的想象了。
幸运的是,公路改造完毕不久,相关部门雷霆出击。那几个败坏九盘子名声的车匪路霸,就去了他们该去的地方。纯朴的九盘人,让九盘子又回归了往日的安宁。
(因我们的徒步终点是赶水街上,不好停车。只好一车拉到东溪高速路口鲤鱼池午餐。该老板确实仁义,经济实惠。值得回头光顾:一八九九六零七二一九七)
50块算什么,旁到窝个尿就清沟,几百块也是常事,瓦片都是金瓦片,不吹了,二十几年的事了,穷山恶水出刁民。
作者: 兰兰花 时间: 2021-4-26 00:17
在呀
作者: 兰兰花 时间: 2021-4-26 00:18
顶起,真想和你们又走回。
作者: 再回米 时间: 2021-4-26 06:09
感恩现身,真谢高评
作者: 再回米 时间: 2021-4-26 18:56
难道兰兰花当年也在那里枯萎过?
作者: hys5555 时间: 2021-4-26 19:13
膝盖承受力也是有限的。
作者: 兰兰花 时间: 2021-4-27 12:47
我常走那条线,知道一些
作者: TSK48918002 时间: 2021-4-27 14:39
从观音桥经九盘子过太公铺到赶水(作者文首图中虚线)的道路,我曾经走过(那是石板铺成的)多次,是一条大路。现在沿这条路附近修了水泥的乡村公路。
作者: TSK48918002 时间: 2021-4-27 14:46
我小时候听说过,红军没有越过九盘山。
作者: 再回米 时间: 2021-4-30 17:53
确实搞不懂,30年代的当地人都晓得红军没打九盘山,70年后,居然有人要做红九盘山,并且很多人还信以为真。
作者: 再回米 时间: 2021-5-1 20:44
傲骨不软,膝盖就不会出问题。
作者: 再回米 时间: 2021-5-4 04:36
低调的关注
| 欢迎光临 綦江在线 (https://www.qj023.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