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标题: 綦江永新镇:聚焦文旅发展 打造四个乡村 [打印本页]

作者: chun2019    时间: 2021-4-23 11:24
标题: 綦江永新镇:聚焦文旅发展 打造四个乡村
文旅助力乡村振兴丨永新镇:聚焦文旅发展 打造四个乡村

聚焦文旅发展 打造四个乡村——永新镇“文旅助力乡村振兴”交流发言雷文婧(永新镇宣传统战委员)

2020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区级相关部门的悉心指导下,永新镇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提前谋划,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协同推进,把文化立乡村、富乡村、兴乡村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着力乡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一、聚焦文化民生,打造“动听乡音”的新乡村。

一是持续推进文体阵地建设。升级打造镇村两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对“扫黄打非”站点进行了标准化建设,在清溪、石塔等7 个村添置安装体育健身设施器材65套。

二是提升文化服务水平。组建镇村两级文化队伍共34支,配合区图书馆抓好农家书屋图书续配工作,完成书籍配备4000余册,办理图书“一卡通”240余张,全年图书借阅达1000余册。完成应急广播镇级平台的建设,目前正在筹划升级打造全镇33个应急广播村级平台。

三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送流动文化下乡120余场次,在各村(社区)人流密集处开展惠民电影放映100余场次,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梦想课堂、社区教育学校(学习点),全年持续开展送政策宣讲、法律知识宣讲、摄影培训等活动达120余场,受益群众多达5000余人。

四是组织参加系列文体活动。联合社区教育学校“全民阅读周”,举办了全民阅读活动,与邮政银行共同开展“送文化下乡惠民图书展”,参与群众达1000余人;积极参与綦江区“横山杯”夏季篮球联赛,荣获街镇组第三名;积极引导群众参与中国农民丰收节歌咏比赛,荣获二等奖;积极组织青年干部参与贯彻《重庆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办法》知识竞赛,荣获三等奖;积极组织参加重庆“三养綦江·三想之地”夏季旅游养生季暨綦江区第四届全面健身运动会“体彩杯”美丽乡村运动会、欢跃四季·舞动巴渝广场舞比赛、“体彩杯”綦江区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工间操比赛、学习强国知识竞赛等均获得较好成绩。

二、聚焦乡风文明,打造“文明淳朴”的新乡村。

一是用文明实践引领文明乡风。2020年,我镇将滥办酒席治理作为专项重点工作开展,积极指导各村(社区)完善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移风易俗领导小组、红白理事会和乡风文明劝导队,各尽其责,取得一定成效,获得群众好评;2021年,我镇又将“深化巩固滥办酒席治理”纳入2021年民生实事十大项目,持续深化文明乡风建设。2020年,我镇石坪村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引领全镇各村(社区)共建文明乡风。

二是利用乡村典型撬动乡村治理。每月通过村(社区)自荐、资料填报、微信公众号网络票选、评选小组确定等流程,开展“和睦好夫妻”、“互敬好婆媳”、“孝顺好儿女”、“最美庭院”、“十佳清洁户”等先进典型的评比活动,评选各类先进典型共60名,关于评比的微信推文累计获得上万点击量,成功带动群众营造了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浓烈氛围;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推选上报道德模范5名、最美志愿者2名、志愿服务组织1个,其中谢坪村刘军、沾滩村张元信被评为区级“最美志愿者”,永新社区平安嫂巡逻队被评为区级“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推进“乡贤善治”活动开展,评出66名“新乡贤”,在化解矛盾和村级事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聚焦传承保护,打造“最美乡愁”的新乡村。

一是在完善中延续好文脉。充分尊重历史记忆,以石坪村、三溪村为试点,结合各村文化特色,积极推动乡情陈列馆建设的前期工作,让农村精神文明再发力。

二是在挖掘中保护好文物。通过实地摸排、座谈研究、反复斟酌,积极组织开展乡村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对典型地名、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布地域、渊源特点、传承状况等信息进行详细统计,共普查登记地名文化38处,非物质文化遗产35处,物质文化遗产97处。指导各村(社区)按要求定时对全镇159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安全巡查180余次;制作不锈钢文物保护标牌13块,对古建筑类不可移动文物点进行挂牌保护;雕刻花岗石文物保护牌7块,对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挂牌保护;发放张挂文物安全责任公示牌55块,对镇域内除近现代墓葬外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保护安全责任明确。加大对市级不可移动保护单位李世璋旧居进行持续性保护,根据区政府的批复,我镇正在按照应急抢险程序对李世璋旧居开展保护修缮相关工作。

三是在传承中发展好技艺。2020年5月,通过撰写文本、拍摄制作视频申报市级非遗项目永新执事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2020年12月,我镇龙灯扎制技艺传承人张白驹获“綦江日报”报道,文章点击量达5000余次。

四、聚焦旅游品牌,打造“农旅融合”新乡村。

近年来,我镇着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建成近2万亩休闲农业为主的产业基地,培植了以石坪村、罗家村、建胜村的梨花、油菜花、茶叶为主的乡村旅游观光园,以沾滩、石塔、石坪村的葡萄和梨子为主的采摘体验园,以三溪、建设村的紫薇和生态鱼为主的垂钓休闲观光园。2020年,我镇石坪村集中管护凤凰梨1000亩、金丝皇菊50亩、梨茶鸡立体种养400亩,油菜种植600亩,新发展蔬菜与梨树套种130亩,按照以梨子产业为核心,以茶、菊种植为两翼的产业发展思路,开辟永新凤凰梨、高山绿茶、金丝皇菊三大品牌支持的山地农旅发展道路;建设村种植景观樱花500亩,建设生态养殖鱼塘80亩,以“赏花垂钓”亮点名片,打造农旅融合新乡村;三溪村就本村地理优势,发展樱花、石榴、楠木等景观苗木2000余亩,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稻鱼共生”项目200余亩,逐步打造农旅融合基地。同时石坪村建立梨子分拣场、气调库、梨膏糖厂,开发了“梨膏”、“梨酒”、“梨膏糖”等加工梨产品并投放市场。

存在的问题:

1、我镇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虽然实现了全覆盖,但个别偏远村文化服务中心的使用面积还存在局限性,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利用率有待提高;

2、因农村人员大量外出,文化供给与需求脱节等,送书、送电影等文化服务效果并不理想;

3、由于我镇人多面广,不管是在开展活动,还是在阵地建设方面,都时常因为资金缺乏而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

下一步工作打算:

01强化思想引领,带动乡村振兴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及建党100周年活动,以各类载体、各种形式加强意识形态引导,持续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引导群众自觉进行观念转变,为文化振兴提供思想保障,共同致力文化振兴。广泛实施主题宣传活动,挖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选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充分利用“赶场日”,通过召开座谈会、院坝会等形式,宣扬先进典型事迹,凝聚崇德向善的社会正能量。深入贯彻《重庆市市民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抓好公益广告宣传,持续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出行、文明用餐、文明旅游等文明行为,积极营造良好文明的市场环境、社会环境。

02加大文化投入,助力乡村振兴

进一步完善应急广播镇级平台的建设,实现“1+33”应急广播全覆盖。继续加大力度抓好惠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流动文化进村、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完善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争取资金,进一步推动乡情陈列馆建设,结合各村(社区)文化特色,力争今年打造1-2处具有文化底蕴的陈列馆。不断挖掘各村(社区)资源优势、品牌特色,按照要求对全镇50%的村(社区)进行区级文明村申报。积极争取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全力完成李世璋旧居保护修缮工作。深化滥办酒席整治工作,持续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按照一岗双责,督促做好公共文化场所疫情防控措施,把关全年文化活动意识形态工作。深化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专项治理活动,巩固各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成果,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年各项工作。

03打造旅游品牌,服务乡村振兴

一是扩大乡村旅游有效供给,助推三溪村稻鱼共生种养结合、罗汉村茶叶管护和蜂园养殖、石塔村提子管护和品种改良、建设村生态鱼养殖、石坪村蔬菜梨树套种、梨膏糖厂设施建设以及金丝皇菊大棚建设等项目的发展。

二是梳理永新文脉,深度挖掘民俗、美食、红色遗迹等文化内涵,充分利用旅游线路串联文化旅游点,推出乡村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三是抓住我镇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结合点,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业态,重点培育赏花游、果蔬采摘游、休闲游等旅游产品,加快乡村旅游发展。

四是创新宣传营销方式,扩大乡村旅游品牌影响力。优化旅游产品包装,找准永新凤凰梨、梨膏、金丝皇菊、茶叶、中华蜂蜜、稻鱼米等产品的独特性,打造差异化旅游品牌;加强部门、企业之间的合作营销,创新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生态永新”微信公众号、大美綦江、抖音等多种新媒体手段,扩宽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

来源:綦江文旅

作者: sanyue    时间: 2021-4-23 11:32

作者: 谢小烨宁静致远    时间: 2021-4-23 21:29
好事儿
作者: 980384700    时间: 2021-4-23 22:06
做实事
作者: 一抹淡然    时间: 2021-4-23 23:03
就想问问领导,罗家村好久能有条硬化公路,整个罗家村几个组一条硬化路都没得,都把綦江区拖得只剩裤衩子了
作者: 夏日里的清凉    时间: 2021-4-24 06:15
一抹淡然 发表于 2021-04-23 23:03
就想问问领导,罗家村好久能有条硬化公路,整个罗家村几个组一条硬化路都没得,都把綦江区拖得只剩裤衩子了

上次我去,罗家的公路都硬化的啊
作者: 一抹淡然    时间: 2021-4-24 20:50
夏日里的清凉 发表于 2021-04-24 06:15
上次我去,罗家的公路都硬化的啊

那不是罗家村的
作者: 山与城    时间: 2021-4-24 21:38
我们家门口就是炒油路。
作者: 山与城    时间: 2021-4-24 21:39
一抹淡然 发表于 2021-04-24 20:50
那不是罗家村的

新打的炒油路呢是不是属于罗家村?
作者: 一直努力    时间: 2021-4-24 23:35
山与城 发表于 2021-04-24 21:39
新打的炒油路呢是不是属于罗家村?

罗家村境内公路多吧
作者: 一抹淡然    时间: 2021-4-26 12:56
山与城 发表于 2021-04-24 21:39
新打的炒油路呢是不是属于罗家村?

不是
作者: 山与城    时间: 2021-4-26 13:02
一抹淡然 发表于 2021-04-26 12:56
不是

你是罗家村的人吗?怀疑。
作者: 任正永    时间: 2021-4-26 21:04
我们三会上厂村没有一条水泥路,有一条都是自己修的。
作者: 一不留神    时间: 2021-4-26 21:20
永新ZF?真不想说了,就拿我们村来说,跟二十年前一模一样,唯一改变的也许就那条公路了;不知道是村干部不作为还是镇ZF的问题。真的该思考思考了,不要只做表面工作。




欢迎光临 綦江在线 (https://www.qj02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